平面设计中的五个关系

平面设计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从一张白纸开始,一笔笔画出一张完整的图。打开PS、CD、AI,新建一个空白文件,工作便开始了。设计是一件有趣的事,看着最后漂亮而满意的成品,一种成就感油然而生;设计也是一件很累的事,一次次的更改甚至是推倒重来,一回回的思维枯竭、方法用尽,无奈而无助。痛并快乐着,也许这是设计最好的感受描述。

晚清大学问家王国维提出古今成大事业者必须经过三种境界:第一种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第二种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种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其实这是我们做那些自己喜欢又很杀脑细胞的事都会经历的,比如文学创作、方案策划、音乐绘画等。自然,设计也不例外。处理好以下五个关系,有助于我们在设计之路上更好地走下去。

平面设计中的五个关系

“形”与“神”的关系。小学语言学习散文这文体时老师就告诉过我们“形”与“神”的关系,知道了形为外神为内、神立则形聚、形散神不散等种种“理论”。设计中也存在“形”与“神”。形为画面中色彩、文字版式、图形等元素,神则为画面的主题。其实这是表现手法和创意的关系。创意是设计的灵魂,没有创意的设计是失败的,元素再漂亮也只能是化而不实。所以,在着手设计一个画面时,第一个要解决的问题就是确立创意。创意一旦确定,才能展开后续工作。当然,好的创意还需要利用各种元素,以最恰当、最巧妙、最漂亮的手法方式表现出来。恰当在于贴切地表现创意,巧妙在于让人眼前一亮,过目不忘,漂亮在于让画面赏心悦目,富于美感。通过高明的手法把深刻的创意明确地表达出来,这才是高手或是大师,否则只能是操作工或匠人之流。

“意”与“实”的关系。这是绘画中的理论,在设计中也会碰到。其实现在的艺术创作兴起一股追求“大感觉”的潮流,即追求一种整体的把握或者第一眼看上去就有那么一种意思。视觉经验告诉我们,人们很在意第一眼的感觉,也就是所谓的“第一印象”。而整体效果,往往通过一种大的写意来实现。在设计中,我们往往通过一些形象化的东西来代表某种形象,体现某种意识,比如,几段曲线构勾勒出女性的身体,一些变形的几何形状代表某些实物。利用一些符号化的东西来代替实物或实景,往往能难人想象有余地,拓宽设计思路,增加创作空间。在一些特定的场合,是必须用实物、实景、实人来表现的,以给人直观的感受。通常一个设计作品中,既有写意亦有求实,虚实结合,产生一种特殊的效果。

平面设计中的五个关系

“简”与“繁”的关系。摄影中有一种“减法”原则,即为了表现某种主题或突出主体,通常简化背景,剔除无关因素。平面设计中也有这样一种基本法则,避免为了单纯追求画面元素的丰富和所谓的漂亮,把很多看上去很美的东西往上堆砌。事实上,喜欢塞东西是很多初学设计的人容易犯的毛病,以为东西越多越好,把画面撑得很满。这样只会给人拥挤和压抑的感觉,并且淹没主体,掩盖主题,效果与预期相去甚远。有些设计十分简洁,曾看到一个巨大画幅,只在中心或四角有一行小小的字或一个小小的标识,空镜头(摄影术语,指主体以外的部分)相当大,给人留下十分深刻的印象。去繁就简其实往往能反映出一个设计人员的审美情趣和元素把握能力,表现设计人员的基本素质。当然,简与繁并无绝对划分,是一种度的把握。有些场合可能需要众多元素的聚合,才能烘托出一种气氛(如欢快、热闹等),这对设计师的经验是一个考验。

“定”与“变”的关系。凡事有预则立,通常情况下,一个作品总是先立意,然后收集素材,接着开始按立意所需进行设计。设计过程中一般都不能偏离或弱化事先的立意。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固然好,但这往往是一种理想状态。事实上,很多设计都是边进行边修改。随着思路的不断修正、素材的不断占有、中心的不断清晰,甚至于客户新的要求的不断出现,都会在设计过程中进行微调甚至是大幅改动。其实从宏观上来说,“定”与“变”是一种思维方式,确定的是事先都需要一个提纲携领的中心或诉求,变化的是设计手法和采用元素。当然,要避免设计过程中受干扰因素太多,而出现“设计迷茫”,不知道怎么达到立意所要求的目标或者繁杂而曲折地表现出来,立意被隐化或散化,让人解读起来很费力,失去画面的直观表现力和冲击力。

平面设计中的五个关系

“创”与“拿”的关系。设计是要原创还是拿来主义,这是很多人要面对的问题。一般来说,原创具有其独特性,使作品很容易被区分,这是很多设计师所追求的,原创性也能综合表现一个设计人员的素质和能力。但是,原创要求高,成本大、时间长,在一些流水线式的设计中显得效率低下。这种情况下,拿来能起到很好的补充作用。事实上,很多设计是从“拿来主义”开始的,先借鉴,甚至就是模仿,吸收成功作品的思路和精华,形成自己的经验积累。这一方面是一种很好的学习和提高方式,也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在此基础上,逐渐走上原创之路,形成自己的设计风格。另外要注意的是,拿来不是生搬硬套,要在拿来过程中进行“二次创作”,即对原来的东西进行变化、细化或简化,融合到自己的设计中去。事实上,对原有素材进行改造远比无中生有的原创简单容易的多,也有效的多,在设计的初学阶段,这不失为一个快速提高的好方法。

以上所列五种关系,其实都是一个度的把握,没有一条绝对的分割线来划分。设计从根本上是一种主观意识的自我表现和累积经验的集中释放,因此具有很大的灵活性。除了一些色彩、构图等理论上的比较定型的东西,其它一切尽在设计师的想象和自由发挥。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5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代码图片

    暂无评论内容